{$mobilepage$}

    <p id="04a1x"><tbody id="04a1x"></tbody></p>

    <table id="04a1x"></table>

    <td id="04a1x"></td>

      1. <td id="04a1x"><option id="04a1x"></option></td>

        武漢市黃陂區慧騰青年教育咨詢中心手機二維碼

        武漢市黃陂區慧騰青年教育咨詢中心

        蛻變熱線
        13107210285


        立即咨詢
        熱門關鍵詞: 孩子厭學怎么辦問題少年學校
        慧騰全方位改造“問題少年”培養
        當前位置:首頁 » 心靈成長 » 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用你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用你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文章出處:網責任編輯:作者:人氣:-發表時間:2020-07-07 15:47:00【

        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觸,孩子越大越難管!特別是孩子上學之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了,家長和孩子每日的拉鋸戰就開始上演了。

        明明你說的東西是對的,可是孩子偏偏不聽,即使說了一千遍也不聽,你們的家里是否也有這樣的情形呢?

         

        1.你越威脅,孩子越不聽話

         

        美國有一個虎媽蔡美兒,把兩個女兒送進了哈佛耶魯,為了讓孩子事事第一,不惜以各種強迫、委屈、甚至采用高壓手段。但即使是她這樣手段強硬的媽媽,碰到女兒不聽話,有時候也沒轍。

         

        她有一本暢銷書《虎媽戰歌》,在她的這本書里,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自己和女兒身上的事。

         

        女兒露露小時候,她用各種方法迫使女兒練鋼琴,但是露露卻拒絕合作。于是蔡美兒威脅女兒,如果再不練琴,就把她扔到寒風刺骨的門外。

        原以為這一招能讓女兒害怕乖乖就范,可沒想到倔強的露露真的打開門,穿著單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出門前還挑釁的看了她一眼。

         

        計劃沒得逞的蔡美兒一時沒了對策,尷尬之下只能自己找臺階下,她說“露露,看來你已經開始想做個乖孩子了,你可以進屋了”。

        誰料,寒風中瑟瑟發抖的露露,堅決不肯進門。無比被動的蔡美兒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才最終把女兒哄進了屋里。 

         

        面對固執不聽話的孩子,用“狠話”威脅他們,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用這種方式。

        “狠話”一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斂,比我們巴拉巴拉的勸說半個小時都有效。但是,這個招數它有“后遺癥”。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關于它的解釋是這樣的:因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說簡單點,就是:“要想說出的話有力量,就別嘮叨”。

         

        放“狠話”這種招數使用的越頻繁,失效的就越快。為什么再不聽話的孩子,到了部隊里都服服帖帖?因為部隊教官的指令干脆堅決,從不拖泥帶水。越是冗長、繁瑣的指令,越沒有執行力。

         

        2.教育孩子要有方法

         

        有句話說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身教重于言傳,當我們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著好了。

         

        1.用適當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讓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著你時和他講。否則,很多時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會沒聽見你的話。

         

        2.盡量少嘮叨

        家長說話太嘮叨,就等于把自己的話變成白色噪音,適合哄睡覺用,不適合讓話進入孩子的腦子。所以平時少說,有重要情況,談一次話,完整透徹地解決。


        3.指令要具體,不帶負面情緒

        給孩子的指令,必須讓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體做什么。

        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責、數落,不帶負面情緒。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是在被別人指責批評時,他一定更加不會愿意去聽從的,因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擊”上了。

         

        4.耐心等待孩子反饋

        下指令后,給孩子一些時間。很多家長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沒有即刻反應,馬上發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緊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級,不一會兒就硝煙彌漫。給完指令,最后給孩子10秒,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反應。


        5.給孩子指令后,讓他復述一遍

        在給孩子指令后,讓孩子復述一遍,以確認他真的聽到并理解。孩子常常沒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為他年齡小,沒聽懂。

        家長讓孩子復述,有時可以及時發現這類問題。然后我們做調整,把我們的指令變得更加具體、清晰、簡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可以逐漸提高指令的復雜程度,鍛煉孩子的聽知覺能力。

         

        6.教孩子換位思考

        必要時,和孩子討論:當你喊媽媽時,如果媽媽不回應,你是什么感覺?當你有問題喊老師時,如果老師沒反應,你覺得怎樣?告訴他,回復別人的話,是最基本的禮節,是對別人的尊重。比如別人給你東西,如果拒絕,也要說“謝謝,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


        7.盡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

        當你喊不動孩子時,要反思,是否對孩子指令過多、控制過多。如果我們能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他獨立做事、自己判斷、自己選擇、自己決定,把屬于他的事情交給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時才出現,那么,你的意見和提醒,將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討厭被催促,家長的催促常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盡量把事情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比如,用鬧鐘或定時器,來取代你的監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作為父母,我們想要留住孩子的耳朵,讓他們聽得進去我們的建議,就得學會耐下性子來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切入點和表達方式。

         

        超碰人

          <p id="04a1x"><tbody id="04a1x"></tbody></p>

          <table id="04a1x"></table>

          <td id="04a1x"></td>

            1. <td id="04a1x"><option id="04a1x"></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