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靈杰老師發表青少年成長問題研究論文(一)——青少年心靈成長學校
青少年自卑自閉原因及對策研究
甘靈杰、郭娜娜
【摘要】由于很多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過程中,很難有正確的情感體驗,導致容易產生自卑自閉的心理。形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內在人格因素。一般來說,自卑者往往是性格內向、具有抑郁傾向的人。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青少年自卑心理的形成與家長和老師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聯系。青少年自卑自閉現象近幾年呈現上升趨勢,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卑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青少年如若不能正確的對待自卑心理,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將對自己的學習與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青少年 自卑 自閉 解決辦法
從青少年心理構成結構來看[1],自卑不僅僅是個體對自我的一種消極評價,同時還是一種拒絕自我的情感性體驗。這兩者針對的都是個體自我,而個體自我可以分為生理、心理和社會屬性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所表現的自卑的主要的成分是不同。研究發現,與青少年關聯最密切的是學業、社會認可度、外貌、行為舉止。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使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是每一個心理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青少年自卑自閉心理的特點
1.閉鎖性 自卑的青少年由于怕他人看不起自己,經常把自己禁錮起來,以逃避的方式自我保護,害怕與他人接觸,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與他人交往。從而產生孤獨的體驗,形成一種封閉的性格。
2.敏感性 進入青春期后,個體的自我覺察、自我意識、自我想象在大量增加。此時,青少年是非常敏感的,即使是一些與他無關的人或事,有時也會看成是對自己的一種輕視。
3.差異性 主要表現是性別差異與年齡差異。女孩往往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社會認可等信心不足,對自己的外表更為關注且常感覺不滿,從而產生比男孩更為強烈的自卑心理。
4.盲目性 青少年往往不能客觀全面地認識與評價自己。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有點,對自己持有消極的評價。
5.遷移性 青少年很容易把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自卑情緒,牽涉到其他方面,進而形成“以偏概全”,否定自己的全部。自卑感一旦產生,就會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2],引發出人際關系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自卑感的產生會帶來一系列消極的影響。
二、青少年自卑自閉心理的原因
1.個體人格因素,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往往性格內向、好靜、喜歡沉思。一般氣質類型為粘液質、抑郁質的人相對內向、敏感,心思細膩,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2.自我認知不客觀,參照對象水平過高,目標不切實際。
有自卑感的青少年,他們一般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主觀隨意虛構而造成的自卑感占主要成分。對自己的期望很高,要求嚴格。但是,沒有認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結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從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3.現實中難以找到自我價值與成就,較少有成功的體驗,難以樹立信心。青少年的主要活動是學習,他們通常通過學習成績來評價自己的能力。學習成績不理想,體驗不到成功,自卑感隨之而來。
4.教育者與家長對青少年的影響。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要求嚴格,家長對任何事情都一手包辦?,F行的考試制度,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時間與權利,使得青少年的身心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故而消極,缺乏動力。父母與教師經常是輕率地評價孩子與學生,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從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同伴的影響。
與父母和老師比起來,同伴之間更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能夠得到同伴的認可與接納,是其尋求愛與歸屬的需要。那些具有攻擊行為與破壞行為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
網頁標簽: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輔導,心理健康學校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不慣五氣、不幫五忙、不教五友
- 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用你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 父母應是孩子的大山,而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家中“領導”
- 家長該怎樣對待問題少年
- “媽,為什么你就是不認錯?”: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
- 孩子出不出色,與母親的性格關系太大了!尤其是這9個細節
- 孩子被打了,該不該打回去?---慧騰青少年成長學校
- 讓孩子學會愛就是對孩子的愛
- 慧騰叛逆孩子學校教育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