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慣五氣、不幫五忙、不教五友
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每時每刻,都是教育!因為,孩子天生是最高階的模仿者,而我們就是他們最佳的模仿對象。
人活一輩子,這些道理一定要趁早教給孩子,“不慣五氣、不幫五忙、不教五友”讓孩子少走彎路、錯路!
青少年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演講中提到,有人問,為什么家庭正常,父母也管,但孩子一樣任性?那就是因為管晚了。孩子性格形成之初,家庭教育最為關鍵,要想為孩子的性格打下好基礎,莫慣這“五氣”。 1.不慣脾氣 孩子鬧脾氣,最常的表達方式就是哭!打罵只會讓孩子哭的更使勁;上趕著哄只會讓孩子養成以哭來達到目的的習慣。 無論是哪種,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有害無益。 面對孩子的小脾氣,我們不妨4步走: (1)讓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 (2)建立肢體接觸,如擁抱、握手,拉近距離; (3)說說“發脾氣”這件事,表達盡量保持中立; (4)引導孩子下次該怎么做,約法三章。 當孩子知道該如何表達需求時,就不會一味靠發脾氣來爭取了。 2.不慣嬌氣 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無憂無慮,然而溺愛,會“坑”孩子一生。 嬌生慣養的孩子,一旦離開家長這顆庇護的大樹,就經不起一點風雨。 要想讓孩子日后能獨立面對生活,一定要及早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3.不慣怨氣 怨氣不僅會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到身邊的人。 如果發現孩子總是喜歡抱怨,動不動就發怒,怨氣重重,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這些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積極幫助孩子調整情緒,建設好心態。 4.不慣悶氣 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善于表達情緒,生氣了也不會說出口,多半是悶氣,但悶氣最是傷身。 家長要多些耐心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多傾聽,多鼓勵,及時給孩子提供幫助,做他們的堅實后盾。 5.不慣小氣 分享是一種美德,也是人與人和諧交往的基礎,這也正是我們希望孩子能樂于分享的原因之一。 當孩子不愿意分享時,贊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最有效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美好和愉悅,他們才會更加愿意去主動分享。
樂于助人,是一種美好品德。但這“五忙”,請告訴孩子,收起善良,幫了就是害人害己。 1.不幫抄作業的忙 有些孩子慣于偷懶,習慣找同學借作業抄,甚至花錢找人代寫。 別人的孩子管不著,但記得提醒自家的孩子,別去幫抄作業的忙,除了會讓對方養成壞習慣外,還容易“引火”上身,成為被依賴的對象。 2.不幫逞強的忙 記得告訴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外的忙,不能幫。 千萬別打腫臉充胖子,否則到頭來,自己白忙活一場,還討不到一個好。 3.不幫包庇的忙 重情義是好事,但也要看具體情況。 如果別人干了壞事,叫你幫忙隱瞞,千萬不能答應,幫了你就是從犯,這是犯罪。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哪怕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包庇縱容,否則你不僅害了他,更害了自己。 4.不幫錢財的忙 找人借錢難,要人還錢更難。 錢財往往最能看穿一個人的人性,肯借錢給你的人,要好好珍惜,信守承諾,按時還錢。 借錢給他人,也要看清人品,尤其是大金額,別隨便借出去,更不要做傻事,幫人去借錢。 免得到時候連朋友都做不成,自己還里外不是人。 5.不幫不被感激的忙 請告訴孩子,別做老好人。 當你不確定別人需不需要你幫忙時,最好主動問一聲,千萬不要擅作主張地幫忙。 有時候,容易好心辦壞事,反而惹人誤解,遭埋怨。
伊索有一句名言:“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伙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的多。” 可見,朋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孩子的心智發展不成熟,又欠缺社會經驗,家長有責任教給孩子交往的原則和方法。 1.不交吊兒郎當的朋友 養成壞習慣總比好習慣容易得多。 孩子要是跟吊兒郎當的人交朋友,無故曠課、夜不歸宿、抽煙、酗酒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發生孩子身邊有這類朋友,一定要及時主動介入,幫助孩子提高辨別能力,讓他們遠離“毒朋友”。 2.不交怨天尤人的朋友 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抱怨天,責怪別人,卻從不找自身的原因,這樣的人難有大成就。 整天抱怨,不僅會讓自己越來越不順,也會影響到身邊人的情緒,傳播負能量。 而選擇與積極樂觀的人結伴,自己也能受到鼓舞,開闊心胸。 3.不交撒謊成性的朋友 習慣了撒謊的人,你很難知道他說的哪句話是真,哪句話是假,甚至你被騙了都不知道,想要他真心對你,太難了。 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不要跟這種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人交朋友。 4.不交言而無信的朋友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朋友貴在真誠,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言而無信的朋友,不可交。 告訴孩子:做人,永遠不要透支信用。一旦透支了信用,就失信于人,用再多錢也換不回,費再多力也難建立。 5.不交搬弄是非的朋友 有個俗語,叫長嘴舌。形容的就是這種喜歡搬弄是非的人。 他們很自私,心里更藏不住東西,哪怕道聽途說的事情,也會添油加醋一番到處傳說。 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就像攜帶著一個隱形的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這種人,最多點頭之交,不能深交。
同類文章排行
- 不慣五氣、不幫五忙、不教五友
- 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孩子,用你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 父母應是孩子的大山,而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家中“領導”
- 家長該怎樣對待問題少年
- “媽,為什么你就是不認錯?”: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
-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
- 孩子出不出色,與母親的性格關系太大了!尤其是這9個細節
- 孩子被打了,該不該打回去?---慧騰青少年成長學校
- 讓孩子學會愛就是對孩子的愛
- 慧騰叛逆孩子學校教育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