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優秀父母的優秀兒子為何有各種問題
小天,男,1990年某月某日出生,在某區重點中學高三就讀。小學成績名列班級前五、六名,一直擔任班干部。進入初中,學業開始上下起伏。中考差了幾分未進區重點,非常失落,成績一直下降,得不到老師的認可,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有些自卑。家庭環境非常優裕,從小養成自我為中心,自尊心特別強。同時還表現出青春期叛逆,時常與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因言語不當就會發生爭吵,甚至與父母有身體方面的碰撞。高中時期幾乎沒有正常的學習,現面臨高考。
小天父母年紀均在50歲左右,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單位各自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父親長期國內外出差,從小由母親照料小天的學習和生活。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般采取打罵的教育方式。
原因分析:
(一)家庭問題。父母結婚后,為了提高學歷,直到三十幾歲才生下他。因此,父母希望他努力學習,不想兒子再步自己的艱辛的道路。平時母親照顧兒子的生活和學習,對待兒子的教育是比較嚴厲的,孩子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父親采取比較放任自由的方式。
其次夫妻溝通不暢,丈夫不太能聽取妻子的意見和想法,總是批評,夫妻二人在教育上不能達到一致,導致妻子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
(二)學業問題。高中階段,孩子學習壓力增大,漸漸感到學習很吃力,跟不上班,感覺學習越來越沒意思。高中二年級開始整天曠課現象經常發生,成績在班級倒數,對學習完全失去興趣,考取一般性的大學都不太可能。
(三)心理問題。父母對其學業的高要求與自己學習能力的低水平的落差,讓孩子心理壓力非常大但不敢說出來;孩子平時沒有娛樂的時間,由于長期處于高期望、高壓力下,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和疲勞感。曾試圖改變學習狀況,但信心不足,于是選擇逃避現實,完全 .。
青春期這個敏感特殊階段,孩子在學習、生活、情緒、情感壓力達到一定程度,自己無法面對時,一般會采取逃避現實的方式,從而選擇互聯網世界,一般當家長求助時,已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提前干預青少年成長和家庭問題對于預防和治療是重要的,家庭早期主動求助才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同類文章排行
- 優秀父母的優秀兒子也曾迷失
- 這五類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一起看看吧
- 11歲少女結識網友被綁架撕票
- 為 裝備 濰坊23歲男子搶劫殺害19歲女孩——擺脫 世界的學校
- 小雨的完美蛻變
- 甘老師給新生會診
- 叛逆的小鵬幡然醒悟
- 小舟成了乖乖仔
- 小波成功改正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